天津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://liangssw.com/bozhu/12962.html
严格意义上来讲,这只能算是Benchmarker的一期内测拍摄。本来没打算发出来,后来检查素材觉得还算凑合,索性就剪个小花絮玩玩儿。
之所以会带来这一期的主角——ATS-L:一方面是因为车本身就是小伙伴儿的,捡现成,方便;另一方面,前不久通用正式宣布将停产ATS(国产版ATS-L将会继续生产销售),作为30万以内原厂最快的量产车,ATS退隐江湖,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“缅怀”一下。
先简单报一下车型。我们所拍摄的这台ATS-L是款的国产长轴版车型,动力代号25T,具体款型记不太清了,不重要~
相对现款在售的ATS-L来说,这台25T的车型除了在凯迪拉克LOGO部分以及个别配置上有所区别以外,最大的不同在于动力总成。目前,ATS-L在售车型全系标配了2.0T高功率发动机+8AT的动力组合。而我们这台25T,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在出厂前就被“封印”了一部分。同时,变速箱也是当年通用大面积列装的那台6AT。
为什么我会说25T的ATS-L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遭到了“封印”?因为这台25T车型和同年销售的28T车型,以及现款在售的车型,使用的都是同一款发动机。仅仅只是在出厂前,对于ECU的调校发生了变化。换句话说,即便当时的你预算不够,退而求其次买回了25T的ATS-L,后续你只需要花点小钱儿,找个靠谱的改装店重新刷一次ECU,25T瞬间就能变28T。(个人觉得刷与不刷,问题都不大,因为就算是25T也已经够给力了!)
哦,得吐个“小槽”。虽然是几年前的老款车型,但在年的年份里,一台豪华品牌的中型运动轿车且起售价接近30万元,竟然还在使用脚刹式的驻车制动方式(当年仅41.88万元的顶配车型采用了电子手刹,现款在售全系车型采用电子手刹,表扬),这确实有点让人匪夷所思。
聊点儿主观的东西。正如我前文所说,ECU刷与不刷,真的没那么重要。因为即便是这台25T的ATS-L,最大马力也已经去到了匹,峰值扭矩牛·米。全油下去,会有些许的迟滞。不过,这并非发动机不肯出力,而是那台6AT需要反应上那么半秒降档。当然了,在完成油门踩踏、变速箱降档、转速拉升、涡轮建立气压这一顿操作后,推背感,全给你。
我曾仔细对比过新、老两款ATS-L,就变速箱而言,现款在售的ATS-L在换装8AT之后,的确比之前在顺畅度和换挡反应上要更好。但讲道理,同样作为8AT,ZF还是我心目中的最佳,尤其是在城市游走的情况下。反倒是一次我在封闭的赛道内,使劲儿豁了一下ATS-L(现款),在极端的激烈驾驶情况下,这台变速箱反倒是表现得比日常用车更好。当然了,这也许是因为在赛道内的激烈驾驶,换挡的频率并不高。同时驾驶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,不太容易察觉到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。但自此以后,我便始终信奉着一个观点:相比细水长流,ATS-L更适合狠狠豁!
至于底盘和整个操控,很扎实,重心低,是我很喜欢的类型。这两年,大家都在玩儿轻量化,ATS-L也采用了轻量化打造。但和德系车的减重后明显变得单薄不同,ATS-L依旧保留了一些厚重,使其在激烈驾驶的动态整体性更强。另外,ATS-L从第一代车型就全系标配了Brembo定制刹车系统,无论在制动力还是热衰减上,都优于同级别的其他竞争车型。
这几年里,我不止一次试过ATS-L,同期的3系也试过不少次。尽管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,依旧醉心于3系所主导的“平衡”理念,以及其2.0T+8AT近乎完美的调校匹配。但是,作为ATS-L诞生之初就对标的车型,一直以来代表着三厢运动轿车的王者,3系最近的几次改款都在不断向着舒适性妥协。因此,如果单就激烈驾驶和操控层面而言,个人认为现在的ATS-L是要强于现在的3系。
不可否认,ATS-L这些年也在进步。除了来自配置的提升,变速箱的升级,在底层的机械调校上也进行了优化和全新标定。或许正是这一份对于运动、操控的笃定,才造就了今天ATS-L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