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那坐在宝马里笑的徒弟,总是给我推荐各种“奢侈品”。
去年拿出自己的潘朵拉手链,跟我说才四千多块钱,让我给老王买一个,她肯定很喜欢。
我上个班她建议我买坐骑,免得我每天在公交车里被人挤得一脸的奶。
今天,给我推荐万把块钱的减肥药,说她亲测有效,王皇后吃了不减她赔钱...
然后时常跟我说“要会花钱才能赚钱”,因为有花钱的欲望,就有赚钱的欲望...
你大爷的,你是坐在宝马里笑,你去坐在拖拉机上哭试试?看看你会不会去算计一套减肥药能买几个拖拉机的轮子?
会花钱才会赚钱,这句话真没错。但是千万别误解了这句话的本意。
会花钱≠会浪费≠会挥霍。
这个词只有一个近义词,那就是:会花钱=会投资。
当一个人吃饱穿暖都成问题的时候,还要从牙缝里挤出钱去买一部苹果X,那就不叫会花钱,叫会浪费。因为买一部苹果X丝毫不叫投资,会让周围的人觉得自己更有档次,于是让自己多赚点钱么?不可能。
当一个人房子还没着落,也不是为了做生意跑业务的时候,就去贷款买辆车,那也不叫会花钱,那叫会装逼。我就不信开着比亚迪面试能比骑膜拜去面试多谈几千块钱月薪。
投资是什么?是我们看准了一个项目投钱进去,无论是理财产品,房产,实业,或者是做什么业务需要添置哪些刚需。
例如我哥哥为了做生意,特意去买了一辆小轿车,出去跑业务人家更相信自己的经济实力,也更加方便,这就叫投资。
很多在深圳讨生活的人,说有了孩子后买辆车方便,这也得看目前的状态,很多人还是租房子,住得都不方便的时候,就先想着出行方便?
更何况,出行到底有多方便?真正在深圳有车的人是知道的。
我曾经的上司家底很充裕,有房有车有公司还自己出来上上班的那种,之前开车上班,后来就不愿意开车了,一堵车就迟到,还不能提前把私家车弃在马路上直接跑,写字楼的停车费又贵,停一天几十块甚至上百块(有些写字楼20,30块钱一小时,你去上一天班试试?),有一次还因为车上抽烟穿拖鞋被交警一连递了两张罚单。他再也不开车上班了!除非是下班有约,开车来为了下班走的方便。那些什么一个月养车要几千块钱就不计算了,毕竟咱主要是谈方便。要是非要谈钱,我想说很多人买得起玩不起是真的。
很多住在城中村的上班族也买车,也许他的同事们觉得他挺潇洒,但是我在城中村住着久了,我知道那是有多坑爹。
城中村都是农民房,压根就没车库和停车位的,就一个收费停车场,可是僧多粥少,绝大多数人都是直接把车停在马路上,活生生的把一个四行道变成双行道。但是只能晚上这样玩,早上七点,交警就开始来搞事,七点还停在马路上的车,就直接一锁,然后交钱解锁,就这么简单粗暴。
买辆车租个农民房,晚上回来要到处抢空挡停车,有次我同学来这里吃饭,开辆车愣是饶了一个小时都停不下去,可想而知天天如此会不会奶疼?然后当我们这些坐地铁公交的人还在梦乡的时候,他们又要六点起来出去把车开走。
有时候我真的挺感叹,你丫到底是为了一年那几个假期全家出去游玩方便,还是为了每天享受在公司楼下从私家车里走出来的意气风发?每天这样折腾真的不累吗?
我甚至觉得,在深圳这种满大街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的地方,从二三十万甚至一二十万的车里走出来,能有多拉轰...
会花钱才能赚钱,这句话在很多时候,是至少到了中产阶级才有资格说的。
因为人家是花钱投资,比如小皇妹,她就会研究哪只理财产品比较稳当,然后投个一两百万进去开启躺赚模式。
她也推荐给我,告诉我十万块钱丢进去,一个月最少稳赚一千。我一看我的存款,我特么都懒得玩了...
本钱都没有,还谈什么投资?开空头支票吗?
这世上是有很多人能快速从无到有,但是除开能力,讲故事的成分有多大?我们每次听说那些“咸鱼翻身”之精彩故事的时候,有没有仔细思考过,这个故事是否经得起推敲?我们确定这个咸鱼翻身的人,父母没有帮忙?没有人脉?全凭自己?甚至不是因为纯属走狗屎运——就和我表弟的一个同事,几年前玩比特币忽然赚了一百万,然后离职走上人生巅峰那样?
从“穷”——“有本钱”的过程,绝大多数时候是靠“努力”+“节俭”来完成的,而绝对不是靠“异想天开”+“赌运气”来实现的。
很多深圳的小两口,都还处在一年能赚十几二十万的门槛上,但是有些人一年能存上十万,有些人一年只能存个三四万。几年之后,这些人的区别就可能产生质变了。
我的师傅赵总在深圳已经买房了,而很多和他一起出道的人,还在城中村租房子的人大有人在,我认识赵总这些年,我发现根本就没有别的原因,就因为他一部苹果5S用了五年,就因为他一直到能买房了都没有买车。
他现在想买车了,但是纯属为了家庭出行方便,他跟我说他想买个二手车,全新的划不来。
确实有很多尚未到达中产阶级的人,在自我潇洒的时候,嘴上叼着“会花钱才能赚钱”的理由,其实他们是在为自己的惶恐不安找一个借口——当我们有房有稳定收入,银行卡里还有个至少几十万存款之前,心里能安稳?我就真的不信了。
成为富人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:穷——安稳——致富。基本上不可能是:穷——致富。
会花钱才能赚钱这句话,是放在后面两个词之间才基本有效的。这句话忽略了上一个过程,如果一味的理解成真理,那就等于被泡沫剧洗脑了。
而且,还千万不要扭曲“会花钱”的本意,它的意思绝对不是:会买苹果X,会买私家车,会抽好烟,会泡酒吧,会旅游,会...除非咱想一辈子都想处在“想赚钱又没本钱”的循环里。
至少,让我们努力赚钱+勤俭节约挤到中产阶级的时候,再用这句话装逼也不迟。
PS:最后再举一个例子。曾经我在某家酒店做营销工作的时候,我学习的都是世界领先的营销理论,后来总经理跟我说“你的理论都没有问题,但是我们企业小,很多东西是用不上的,你的理论,要在五脏俱全的大公司才能发挥作用。”
这句话有多么精辟,以至于我现在都记忆犹新。这个道理搬到这里来,就可以说:很多功成名就的人嘴里出来的鸡汤,都不适用我们穷人的,他们的逻辑是用钱赚更多的钱,我们的逻辑是用勤劳和节俭赚到第一笔钱...